祁 泉:抓住人才的“黄金年龄”
日期:2025-02-19 来源:湖北日报 祁泉
近日,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官网显示,华为云公司助理首席数据科学家、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入选者”徐科,已入职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准聘副教授。
今年以来,包括徐科在内,多名大厂年轻研发人员重返学界,引发不少关注。华为6级专家及公司首批任命科学家成员宗良佳,回归华中科技大学,出任该校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教授。阿里云智能算法专家胡仁君,入职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任青年研究员、紫江青年学者。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在接受采访时曾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疯狂一辈子,但大部分人,在他年轻的那些年,可以完全没有功利目的,投入地去做一件事。DeepSeek在招聘员工时,倾向于招聘年轻高潜人才,优先考虑应届毕业生、在校生或毕业一两年的年轻人,而招人的条件是热爱。知识密集型、技术含量高的青年人才如何流动、流动到哪里,对实现人才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也具有启示意义。
当我们将视线投向湖北,聚焦武汉,7所部属高校,80余所普通高等院校的“百万大学生”就是一座人才宝库。如何用好这个巨大的人才群体?网罗高匹配度的人,组成高人才密度的团队,是重要路径之一。
进一步说,把有实践经历的青年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有助于刷新象牙塔的面貌。湖北日报此前采访过李德仁院士,李老有句话很打动人:“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当作‘劳动力’,而是要把最新鲜、最有难度、最有挑战性的问题交给年轻人,让他们去吃新的肥肉,而不是在后面啃骨头。”人才不是花瓶,不是用来观赏的;人才不是古董,不是放得越久越值钱。抓住人才的“黄金年龄”,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其所长,这是事业发展的一条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