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日期:2025-09-29 来源:湖北日报 李国强
奔腾不息的长江,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辉煌文明。史前稻作农业的起源,开启农业革命序章;河姆渡遗址、屈家岭遗址,印证长江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良渚文化“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大量出土文物颠覆了“商文化不过长江”的传统认识。
在历史进程中,长江之水铸就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成立、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以及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发展,使这里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地。湖北是长江流域文化昌明、文明发达的地方之一。从“建始人”“郧县人”化石、石家河文化、铜绿山矿冶遗址,到勃发兴盛的楚文化、睡虎地秦简和曾侯乙编钟等瑰宝享誉世界,荆楚文化乃至长江文化的亮丽名片,清晰勾勒出长江文化盛大图景。
建设文化高地是实现长江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湖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通过建立协同机制、出台建设方案、设立研究机构、组建考古联盟等举措,系统推进长江文化遗产保护。面向未来,我们仍需从几个方面着力:持续深化长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价值阐释,着力构建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开展关键问题研究,立足长江文化整体性讲好长江故事,提升长江文化的传播展示水平;大力推动长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激活其生命力。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牵引,把传承长江文化、弘扬长江文化寓于中国式现代化具体实践中。立足“水文化”特性,系统推进管控保护、文旅融合与功能拓展,集中塑造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树立“大长江文化”观念,有效整合资源,避免同质化;有力促进世界大河流域文明对话。以长江为媒,积极搭建世界大河文明交流互动平台,创设世界大河文明互学互鉴载体。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全球文明观,汇聚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文明之力。
(李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