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焕新彩!石料山社区用非遗织就邻里 “连心网”
日期:2025-10-31 来源:黄石社科
24日上午,晨光刚漫进石料山社区民间技艺馆的玻璃窗,几位学剪纸的社区居民便笑呵呵地赶来,这热闹又亲切的场景,藏着 “非遗 + 社区” 的巧思,正是传统文化扎根基层、拉近邻里距离的生动写照。

今年,石料山社区以“党建+文化”为引领,整合社区内的人力、场地等资源打造民间技艺馆,推动黄石剪纸、传统书画、绳结编织等非遗技艺走进居民日常生活。既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文化活力,又缓解了现代城市社区中常见的“邻里陌生化”问题。
“剪纸不仅是手艺,更是情感的纽带。”特殊教育工作者张彩云的这句话,道出了非遗在社会情感联结中的重要作用,拥有35年剪纸教学经验的她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非遗剪纸课。居民在技艺传承中感受到“社区与我相关”,进一步强化了社区认同,而这种认同感,正是社区和谐的 “基石”。

今年中秋,社区举办的“翰墨书‘廉’韵,清风度佳节”非遗主题活动,更是将非遗文化与社会价值观引导相结合的典型案例。在书法艺术家罗国强的带领下,老中青三代书画爱好者齐聚一堂,提笔书写“廉”“清”“正”等字,部分居民还创作了廉洁主题剪纸作品。居民林女士表示:“在非遗创作中感受廉洁文化,比单纯说教更有感染力,让我对廉洁家风有了更深的理解。

社区里的 “绳彩飞扬” 团队,也是个藏着社科智慧的 “宝藏小组”。3月7日,社区组织开展的喜迎三八 “绳” 采飞扬手工编织活动中,志愿者现场教学,一条条精致的手机链在居民手中诞生。从社会学来讲,这种邻里互动正是社区 “社会支持网络” 的一部分 ,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降低社区治理成本。

这场 “非遗 + 社区” 的实践,不只是让老手艺 “活” 了过来,更用文化的力量,把居民的心拧成了一股绳。而这,正是基层社区和谐发展的 “社科答案”,也是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里,写给老百姓的 “幸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