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欢迎访问黄石社科网 今天是

普及阵地

文物 “开口” 讲思政!黄石市博物馆把矿冶红课搬进大学校园

日期:2025-09-24    来源:黄石社科

提到 “红色思政教育”,不少人会觉得它是抽象的理论、遥远的历史 —— 这种 “认知距离感”,恰恰是社科普及领域在红色教育传播中需要突破的关键问题。日前,市级社科普及基地黄石市博物馆与湖北师范大学联合开展的,一场以 “传承红色基因,点亮思政课堂” 为主题的活动,将黄石矿冶文明的千年积淀与革命历史的精神内核,转化为24 级优师班学子触手可及的 “活教材”。


活动伊始,黄石市博物馆讲解员方婷以《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黄石矿冶文化专题》开启授课。本次课程是黄石市博物馆 “馆校共建思政教育基地” 的重要实践,以 “青铜文明 — 近代工业 — 现代转型” 为核心脉络,将专业史料转化为高校学生易理解、能共鸣的思政素材,串联起黄石从“矿冶之城”到“工业脊梁”的辉煌历程。


活动尾声,当学子们在文物图片展前驻足,听工作人员讲述每一件展品背后的矿冶故事与革命记忆时,这场思政课的价值已超越单次活动本身 —— 它不仅让青年学子通过实物影像触摸到家乡的历史脉络,更以社会学 “在地化育人” 的逻辑,将个体成长与地方发展、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从博物馆讲解员的专题授课,到高校宣讲团的《黄石赋》朗诵,再到文物图片的沉浸式参观,多元形式的背后,是 “文化传承 - 价值认同 - 责任培育” 的社科育人链条的完整落地。


此次 “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已然超越了单次活动的范畴,成为 “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本” 的典型范例。它不仅让湖北师范大学学子深入触摸到黄石的红色根脉与文化灵魂,更以 “沉浸式体验 + 在地化叙事” 的创新形式,为思政教育注入了鲜活的地方特色与实践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