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欢迎访问黄石社科网 今天是

普及活动

一粒米藏千年韵,社科课启少年智

日期:2025-10-29    来源:黄石社科

同学们,历时五个多月的时间,我们一粒米的旅行活动刚收割了稻谷,迎来了丰收的喜悦。那么你们了解中国的米食文化吗?”10月17日上午,老虎头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内,杜星老师手持师生共同培育的稻米,为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稻米主题社科普及课,让抽象的社科知识在生动讲解中落地生根。


汉字里的稻米文明印记

课堂上,杜老师先从“米”字的起源开始说起,运用PPT动画生动地向同学们依次展示了“米”字的甲骨文形象,到金文、隶书、小篆、楷书的变化,借助字形引导同学们一窥稻米文化的演变。随后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大米的在中国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



从 “禾下乘凉梦” 到 “全球粮食安全”

“中国稻米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一位‘让中国人端稳饭碗’的科学家 —— 袁隆平院士。” 在社科普及的第二篇章,杜老师将视角转向 “人” 与 “粮食” 的关系,讲述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的故事,传递 “粮食安全” 这一核心社科议题。

602班陈柏锐同学表示:“‘禾下乘凉梦’不是空想,是袁爷爷用一生去追的理想。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找到自己的‘梦’,努力奋斗,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


从 “米食清单” 到 “餐桌礼仪”

课程最后,杜老师将视角拉回 “日常生活”,引导同学们从 “米食” 出发,思考 “饮食礼仪” 与 “资源保护” 的社科意义。同学们纷纷表示:“原来一粒米里有这么多知识,有历史、有文化,还有责任。以后我不仅要珍惜粮食,还要把这些‘稻米里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这场以 “一粒米” 为载体的社科普及课,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稻米的历史与文化,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鲜活的教育力量。